新光證券1341富林-KY2023存股名單推薦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12/7盤前》電動車大單到手 這檔「紅」了 工商時報 梅中和 2022.12.07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股今(12/7)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 A.利多因子: 1.台股今年以來飽受四大不利因素摧殘,加權指數由歷史高點的「萬八」大關一路退守,展望明年台股,瑞銀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陳玟瑾認為,干擾變數可望塵埃落定,且在實質利率相對低、外資回頭加持下,台股評價將獲支撐,指數高點預期16,700點,樂觀情境上看18,960點,刷新紀錄。 2.台積電6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新廠舉行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美國總統拜登出席並發表演說,再次宣揚強化美國晶片製造實力理念。 台積電發布新聞稿表示,其亞利桑那州第二座晶圓廠,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製程技術。目前興建中的第一座廠預計2024年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技術。兩廠總投資金額約為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2兆元),為亞利桑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也是美國史上規模最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 3.近來受到中國大陸北京、上海等地防疫鬆綁、大陸熱軋流通行情每公噸重回人民幣4,000元、澳洲鐵礦砂每公噸報價逼近110美元大關,創近四個月來新高等因素激勵,市場預期大陸寶鋼即將開出的明年1月盤價看漲,讓低迷鋼市露出曙光。對此,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認為,鋼市明年第一季平穩,第二季可望拐點向上迎旺季。 4.統計台股11月合併營收創新高且三大法人提前布局的個股有怡利電、健喬、閎康、穎崴、帆宣、八貫、樺漢、東洋、明揚、白紗科、創意、博大、信邦、聿新科、中裕等。 5.半導體廠務工程暨設備廠帆宣(6196)公告11月合併營收達50.54億元,衝上單月新高。法人表示,帆宣受惠於客戶在美國設廠工程訂單進入認列高峰,今年合併營收有望大幅成長45%左右,並改寫歷史新高。 6.jpp-KY經寶精密(5284)公告11月營收,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經統計,11月營收達新台幣1.86億元(2.14億泰銖),月增8.8%,連續二個月創下營收歷史新高成績,年增59.58%。由於jpp-KY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已達4.03元,第四季單月營收迭創新高之下,法人預期,jpp-KY今年獲利可望重返半個股本之上。(閱讀全文) 7.台電執行10年強韌電網計畫,編列5,645億元預算,嘉惠重電族群,6日台股大盤遇萬五反壓而下挫,包括華城(1519)等10檔重電族群,在基本面支撐下,股價有底氣。 華城在法說會中,釋出有望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訊息,6日股價在早盤即直奔漲停板價48.7元,並不畏大盤跌勢,終場以漲停板作收,此外,長佳、士電、亞力等股價也逆勢上揚。 8.驅動IC大廠聯詠公告11月合併營收77.79億元,連續兩個月回溫。不過法人認為,由於消費性市況並未全面復甦,因此第四季營運最多僅能較第三季微幅成長,仍需靜待明年上半年的市場回溫,才能帶動聯詠營運同步回到成長軌道。 9.台股第五千金將啟動歸隊行情,美銀證券指出,譜瑞-KY(4966)隨庫存去化,明年第一季起可望重新啟動拉貨動能,且首季營收如能超越季持平水準,將成為股價上攻催化劑,研判最壞狀況已過,升評「買進」,推測合理股價拉升到1,050元。 10.賀成交!光寶科宣布將以現金9.1億人民幣(約當於新台幣40億元),將年營業額約新台幣百億元的影像事業部門售予立訊集團旗下的立景創新,預計將在今年12月31日完成交易。光寶表示交易完成後,光寶可以更專注於核心事業的發展、提高利潤率及股東利益。 11.首架大陸國產C919客機交機,台灣航太業也沾光!中國商用飛機公司推出首架大陸國產C919客機,預定9日將交付首家客戶-大陸東方航空。由法國賽峰(Safran)集團與奇異(GE Aviation)合資的CFM國際,生產Leap-1C渦扇發動機(引擎),包括寶一(8222)、長亨(4546)等多家承作其發動機零組件,均間接受惠。 至於漢翔(2634)過去曾承製CFM國際Leap-1A、1B及1C發動機機匣,交由GE及Safran等單位組裝成飛機發動機,再分別安裝在空巴A320neo客機、波音B737MAX客機及中國商飛C919客機。(閱讀全文) 12.景碩(3189)6日公告11月營收30.02億元,受到市場漸入淡季以及消費性需求持續疲軟影響,景碩11月營收月減16.7%、年減14.1%,不過今年來在ABF成長強勁帶動下,累計前十一月營收達396.19億元、年增21.89%,2022年營收已創新高。 13.車用IC設計廠普誠(6129)11月合併營收出爐,達到1.74億元,寫下今年以來單月次高,且日本車用客戶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法人推估,普誠第四季合併營收有望衝上逾十年單季新高,且全年合併營收將逆勢成長雙位數。 14.靠著精實管理和產品組合優化,華星光(4979)走出一條光明大道,今年前十月EPS順利以1.71元揮別去年陷虧的陰霾,重新吸引法人目光,6日法說會座無虛席,惟因通膨當道,華星光總經理曾俊霖表示,明年消費性產品需求依然低迷,然在100G及400G光收發模組都順利出貨下,對明年展望仍定調為「保守卻不悲觀」。 15.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6日指出,2023年可望走2020年疫情期間模式:經濟衰退、但股市走高,現階段台股投資兩大心法是「有股不要賣、沒股可再等待」,明年第一季可擇低點進場、第四季選高點賣出,台股大盤指數區間在13,200點至16,600點,因此若操作得宜,25%獲利可期。 16.淡季循環啟動?玉晶光(3406)11月營收連二個月遞減,惟仍保有年增表現,歷年同期新高的榮光也未被撼動。展望未來,玉晶光表示,第四季因客戶需求稍緩,導致營收較第三季低,惟對未來營運仍是正面看待。(中性看待) 17.維熹(3501)6日受邀券商法說會,公司表示,今年來受惠電動車、低軌衛星,以及消費性電子如美系手機相關應用、遊戲機、Soundbar等產品都有不錯的成長表現、帶動業績不淡,放眼2023年EV、低軌可望持續挹注動能,力拚明年有小幅度的成長。 18.荷商艾司摩爾公司(ASML)在台最大投資案,規劃在新北市林口工一產業園區內新建廠區,預計明年7月動工。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6日透露,ASML還計劃將歐洲供應鏈帶到台灣落地。惟據官員表示,尚無確切時間表。(暫中性看待) 19.百達-KY(2236)業績報喜,董事長黃亮茳6日在法說會上表示,拿下大陸比亞迪新款電動車與油電複合動力車零件供應五年大單,明年起大陸廠業績將以每年成長20%的高速成長。(閱讀全文) 20.半導體材料供應商長華*(8070)指出,封測代工客戶端的庫存調整已進入尾聲,預期明年第一季會是營運谷底,第二季後營收進入成長循環,並看好明年下半年消費性需求會大幅回升。 再者,長華及子公司長科(6548)下半年積極爭取車用認證,預期明年第四季會有大量車用產品通過驗證。(中性看待) 21.有關媒體分潤議題第二場對話於6日登場,由臉書母公司Meta及電子媒體共同討論。會上達成兩項共識,包含認同電視新聞產業對台灣民主發展至關重要,以及Meta將協同政府與電視媒體產業(社群)持續攜手合作,投入資源支持數位內容生態圈發展。電視媒體公會則建議採取徵收特別捐(數位稅)方式處理,取之於台灣、用之於台灣。 22.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6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今年上半年盈餘暨資本公積配發每股6.5元現金股利。雖然半導體生產鏈面臨庫存調整,但環球晶強調,目前除小尺寸矽晶圓產能利用率稍微鬆動外,大尺寸及特殊矽晶圓皆滿載生產。 23.工業電腦廠樺漢(6414)工控設計、品牌通路、系統整合三大事業體業績同步向上,推升11月合併營收達124.89億元,月增18.6%、年增23.8%,改寫單月新高。前11月合併營收1,061.4億元,突破千億元大關,較去年同期成長25.6%,累計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1成水準。 24.三大法人6日賣超台股達172億元,台股收盤大跌251點,失守5日線及10日線;惟法人偏好高殖利率股,逢低大買永豐金(2890)、日月光投控(3711)、興富發(2542)等13檔獲利績優股,其中,就有六檔為準0056元大高股息成分股,另有一檔為新入選的大摩股。 據統計,法人呈現連買(或賣轉買)合計買超張數1萬張以上的個股有永豐金、日月光投控、興富發、大成鋼、臺企銀、金寶、寶成、奇鋐、欣興、元大金、華通、臻鼎-KY、中租-KY等13檔。以產業來看,股價估值偏低的PCB族群為最大宗,包括欣興、華通及臻鼎-KY。 25.因應疫後市場環境改變,連鎖餐飲集團八方雲集重新布局兩岸三地,除全面退出大陸市場,並將聚焦美國市場以「八方雲集」複合店拓點展店,「梁社漢排骨」與「芳珍蔬食」2023年揮軍香港展店,並將釋出70%「丹堤」咖啡股權與熟悉連鎖咖啡市場市場生態,並有專業營運力的既有連鎖咖啡業者合作,優化並提升「丹堤」的品牌競爭力,多管齊下擴大集團營運格局。 26.金控發債鬆綁,未來金控籌錢發現金股利、資金操作將更具彈性。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6日宣布,開放金控發行「普通公司債或未涉股權公司債」時,可比照銀行採「總括申報」,獲准額度後二年內分次發行,即不用逐次申報、當次用完,可增加金控發債彈性及靈活度。由於修正法規預告已完成,近日發布後明年1月1日施行。 27.主計總處6日公布最新物價統計指出,11月通膨率降至2.35%,漲幅縮小,創下近9個月最低,顯示通膨壓力已進一步趨緩,其中,外食費年增率5.81%也創半年來最低,研判這一波外食費漲勢有接近尾聲的跡象。 28.大陸5日新增27,847例新冠感染個案,連續第八天下降。因應大陸國務院要求,各地持續推出防疫解封鬆綁政策,各省人員流動措施也大幅放寬。與此同時,大陸防疫政策從防堵轉向治療,大陸官媒央視引述專家強調,Omicron毒性減弱,重症比例低於流感。 29.牛津經濟研究院6日公布的亞洲貨幣2023年展望特別報告,認為有四大總經因素能讓亞幣兌美元匯率出現拐點,眾多亞幣當中,星元和泰銖是最被看好的兩個貨幣;相對上,牛津團隊則悲觀看待韓元和新台幣。該院預估,新台幣兌美元預估在未來一年內的波動區間為30.6元~31.5元。 30.泰山經營權競爭激烈,泰山總裁暨名譽董事長詹仁道6日首度鬆口,他表示,持股已賣給龍邦。證實家族持股確定分裂,隨公司派與市場派一消一長,龍邦拿下泰山幾乎已成定局。(中性看待) 31.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相關制裁持續發酵,中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大廠長江存儲等中企可能即將被列入黑名單,但最新消息指出,中國正在確保相關晶片技術不被用在軍方,因此美國預計不會立即將長江存儲轉入黑名單。 32.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受惠於全球解封推動航空旅遊持續復甦,航空業2023年預料將出現2019年來首次獲利。 33.穩經濟,蔡總統射三箭!針對明年出口不佳,經濟成長疲弱,總統蔡英文6日下午召集行政團隊高層開會研商,提出三點指示刺激經濟動能發展,包括維持經濟成長動能,穩定民生物價;加強照顧弱勢,減輕生活負擔;確保經濟與金融穩定。 34.近期大陸推出一連串穩房市政策,市場樂觀看待房地產銷售改善,對銀行資產品質的信心也更積極。受此激勵,自11月1日至12月6日收盤,申萬一級行業銀行類股累計上漲15.62%,跑贏同期上證指數逾4個百分點。 東方財富研究中心指出,從個股來看,自11月以來,截至12月6日收盤,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分別累計上漲36.78%、33.67%、29.88%。此外,興業銀行、中信銀行、郵儲銀行等累計漲幅都超過10%。 35.群光(2385)宣布11月營收為96.44億,月增2.7%、年減6.5%,累計前11月營收1,071.82億,已逼近2021年全年營收數字,年增10%。在全年營收創高、獲利能力上升下,法人預期群光全年獲利有機會首度一股賺一股。 36.受惠第四季進入傳統婚宴旺季,挹注新天地(8940)餐飲集團11月合併營收1.18億元,年增46%,前11月合併營收8.11億元,年增逾46%,一掃疫情帶來的陰霾、業績明顯逐季增溫。法人表示,12月進入企業尾牙與婚宴旺季,新天地第四季與全年營收大增可期。 37.大同(2371)能源事業再傳捷報,繼日前標得低壓智慧電表17.8億元,旗下持股100%的子公司大同智能,近日又取得台電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案26.25億元。 38.半導體產業雖進入庫存調整,預計明年下半年需求才會反彈,不過,檢測需求卻不減反增,業績動能看好,相關檢測廠宜特(3289)、閎康(3587)受惠基本面前景樂觀,6日雙雙獲得外資、投信法人買盤力挺,股價突圍向上。 39.美國聯準會(Fed)放鴿,激勵全球股市走漲,新興亞股上周持續走強勁,僅菲律賓、印尼及南韓小跌外,越南、台灣及泰國增幅居新興亞股前三。法人分析,綜觀上周資金,外資持續回補新興亞股,連五周淨流入,流入資金集中於印度、台灣、南韓及越南,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3.9億美元、13.2億美元、5.8億美元及3.72億美元。 B.利空因子: 1.美國白宮已確認美國總統拜登將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12吋晶圓廠Fab 21的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據外電報導,台積電近期曾為設廠相關事宜致函華府,針對半導體產業的美國製造遭遇難題,包括晶圓廠建設成本高昂及人力短缺等問題。 2.市場擔憂聯準會持續鷹派升息將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值此之際,摩根大通與高盛執行長陸釋出悲觀的經濟預測,美國股市6日延續前一交易日的頹勢,四大指數盡墨。 道瓊工業指數下挫350.76點或1.03%,收33,596.34點;標普500指數挫跌57.58點或1.44%,收報3,941.26點;那斯達克指數大跌225.05點或2.00%,收11,014.8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則挫跌64.519點或2.36%,收在2,673.528點。 3.晶圓專工大廠聯電受到消費性晶片庫存去化影響產能利用率及晶圓出貨,11月合併營收月減7.4%至225.45億元,但仍為歷年同期新高。聯電預期第四季晶圓出貨較上季減少約10%,產能利用率降至90%,不過晶圓出貨平均價格將與上季持平,法人預期12月營收將力守200億元大關。(中性看待) 4.美中對抗趨勢下,工總6日指出,未來全球供應鏈將形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從事半導體業或在特定領域達「隱形冠軍」、又與大陸市場連結較深的台商企業,從過去左右逢源,恐變成左右為難。由於大陸供應鏈仍有其無法取代之處,台商須採取「精準」布局策略,才能「趨吉避凶」。 5.市場擔憂美升息時間拉長,壓抑多方信心,引發國際資金短線撤出壓力,「護國神山」台積電更遭挖牆腳,尾盤湧現調節賣壓,股價急殺7元,終場下跌11元,收在478元。法人認為,台積回檔壓力主要來自資金面、政治面及基本面影響,短線呈現利多出盡走勢,下檔先觀察月線關卡支撐力道。 6.泰山5日宣布以每股均價187元,火速完成處分手中近兩成的全家股權,交易總金額高達80.97億元,被外界解讀是公司派為了抵禦市場派進逼,使出釜底抽薪之計。市場派大股東龍邦為此6日再度發出聲明,重批泰山公司派賤賣全家,並提出三大質疑。 7.台股6日殺聲再起,加上國際美元指數反彈,拖累新台幣貶值1.83角,終場收在30.638元的近一周新低,單日跌幅則是近兩個月最大。 8.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5奈米晶圓廠Fab 21,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台灣時間7日清晨舉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確認出席。對台積電來說,美國製造目標已經達成,但美國晶圓廠5奈米成本實在太高,未來如何爭取更多美國政府補助,將是重要任務。(中性看待) 9.《華爾街日報》報導,聯準會(Fed)下周舉行今年最後一次例會時料將放緩升息步調,預計只升2碼,但考量薪資面通膨壓力居高不下,會後發布最新利率預測將顯示明年基準利率升破5%,代表終端利率將高於市場預期。 10.歐洲央行(ECB)下周四(15日)將召開決策會議,同屬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的法國央行總裁德加洛(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 與愛爾蘭央行總裁馬赫盧夫(Gabriel Makhlouf)雙雙表態,傾向ECB升息2碼。 11.美國與歐盟高階官員5日在會議同意密切合作,強化半導體供應鏈,包括共享半導體補貼計畫資訊,不過雙方未能在美國電動車補貼政策爭議達成進展。(中性看待) 12.全美重量級企業領袖組成的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BRT)5日公布最新季度調查顯示,高通膨、聯準會強力升息等逆風吹襲下,企業人力聘雇和資本支出縮手,美企執行長看衰明年前景,經濟展望指數跌至二年低點。 13.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揚言,倘若美國國會通過旨在讓新聞媒體更容易與科技業者集體協商的法案,就會從該社交平台撤除新聞。 14.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為了抑制油價高漲,提出對石油公司開徵暴利稅的新法案,可望成為全美第一個因應高油價而開罰的地方政府,但開罰門檻及罰則尚未明確,能否在加州議會順利過關也是個問題。 15.氣候變遷議題是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合作與攻防的重要籌碼,此前因「降低通膨法案」出現矛盾的美歐重新推進氣候合作,鋼鋁產能過剩的中國恐成最新矛頭指向,或被徵收新關稅。 16.金管會6日公布前十月銀行業、證券期貨及保險業稅前純益共5,585億元,較去年同期少賺2,695億元,衰退幅度達32.55%,主要問題出在產險業因防疫險理賠,前十月稅前虧損1,338億元;壽險業因債券殖利率反彈及股市回檔,今年前十月少賺839億元;證券商因台股價跌量縮,前十月少賺近637億元。 17.為搶救房市,大陸政府近期利多政策頻出,包括直接灑幣挹注房企。對此,標普全球評級6日表示,大陸銀行業房地產貸款的抵押緩衝總體較佳,房地產開發貸款的貸款價值比(LTV)平均為50%,意味著這些貸款有足夠空間來消化2023年最大8%的房價跌幅。 18.廣義防疫保單本周理賠將破1,800億元,仍未見明顯減速,在產險業紛紛取消居家照護比照住院的通融措施後,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6日表示,壽險業亦可以考慮實際醫療行為、理賠情況等,決定是否取消居家照護的融通理賠。即各公司可自行判斷是否回歸保單條款,住院才有理賠。 19.受黃小玉、棕櫚油上半年價格飆漲影響,食用油廠第三季面臨龐大的高價庫存壓力,大統益(1232)第三季獲利大縮水,福壽(1219)、福懋油(1225)由盈轉虧。展望後勢,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大成(1210)集團副總裁韓家寅6日一致認為,雖然第四季會比第三季好一些,但還是辛苦,預料明年初才會好轉。(中性看待) 20.上銀(2049)受大陸經濟成長趨緩且持續防疫封控,自動化及半導體產業需求熱度不如上半年,俄烏戰爭、通膨及美國升息等利空衝擊,11月營收創2020年5月以來單月新低,累計前11月營收則改寫同期次高。上銀預期第四季營運恐比第三季下滑,但全年營收仍有機會勝過去年。(中性看待) 延伸閱讀 13檔獲利績優法人愛 清一色是「這類股」 工總示警:1個世界2個系統 台商左右為難 瑞銀預見四榮景 台股明年衝萬九 台電強化電網題材夯 重電族群底氣足 寶鋼1月盤價看漲 鋼市露曙光 台股盤前掃描

新聞02

© Reuters. 台積電(TSM.US)將在亞利桑那州建造第二座芯片廠 赴美投資增至400億美元 智通財經APP獲悉,台積電(TSM.US)在美國的投資將成爲“美國最大規模外國投資之一”,該公司將于美東時間周二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第二家芯片工廠的計劃,使其在該州的投資規模增至400億美元。美國總統拜登以及將從美國芯片産量增加中受益的一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將出席該活動,如蘋果CEO庫克、美光科技CEO梅赫羅特拉以及英偉達CEO黃仁勳。 此前,台積電披露了一項12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第一家芯片制造工廠,計劃生産5納米芯片(後來改爲4納米芯片),預計將在2024年實現大規模生産。第二個生産3納米芯片(目前可用的最小規模)的工廠將于明年動土開工,預計2026年開始生産。據國家經濟委員會負責芯片執行措施的白宮協調員Ronnie Chatterji表示,一旦這些工廠投産,它們預計將提供足夠的芯片,以滿足美國每年60萬片晶圓的需求。 Chatterji宣稱:“這是我們個人電子産品的基礎,也是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的未來。”“這就是供應鏈彈性的定義。我們不需要依靠其他人來生産我們需要的芯片。” 有着“股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在第叁季度建倉台積電,並且持倉規模位列前十,這是巴菲特多年來首次涉獵科技股,市場猜測巴菲特押注世界在未來愈發離不開芯片這一底層硬件。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在8月初通過的“CHIPS and Science Act”爲台積電等科技公司在美國擴張業務提供了支持和確定性。該法案包括520億美元的貸款、撥款和其他激勵措施,以及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抵扣,以支持美國半導體制造産業。

新聞03

MoneyDJ新聞 2022-10-21 18:18:33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國人平均壽命已經到80歲,再加上通膨大大的影響了民眾的實質購買力,提早為退休後的經濟來源好好準備,會是愈來愈重要的議題,而愈早開始做規劃,即可愈早達成心目中理想的退休金目標。 不過退休理財有何迷思?與一般我們的日常投資又有何不同,對於30歲、40歲或50歲的上班族,需要的退休金如何估算?更重要的,如何選擇適合的退休理財的投資工具,完整的理財知識大分享和更多精彩內容,請收聽我們的Podcasts: Apple https://reurl.cc/0O6Wd9 Spotify https://reurl.cc/bRGEbl YouTube https://reurl.cc/ldZexA Google https://reurl.cc/8nb834 MB3 https://reurl.cc/no9576

2420新巨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 2468華經小資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3702大聯大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OPEN445RE115EF5EE

 


3038全台小資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6449鈺邦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 人幣重貶不必慌?專4108懷特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 5285界霖2023存股推薦dcard 台積電大漲 蘋概股反彈 台股指數挑戰季線

 

arrow
arrow

    s66yskp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